宋哲宗原配孟皇后:一生被三立两废,逃过靖康之难,两度垂帘听政_刘婕妤_孟氏_皇帝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1:05    点击次数:175

好的,我帮你改写一下这篇文章,保持每段原意的同时,增加一些细节描写,字数变化不大:

---

1096年,宋哲宗的皇后孟氏在宫廷权力斗争中败下阵来,被迫废黜,心灰意冷之下选择剃发出家。然而,谁也未曾料到,她的人生竟如此跌宕起伏:她不仅第二次重回皇后之位,又再次被废,最终在靖康之难的乱世中,咸鱼翻身,登上了摄政太后的高位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当年夺取她皇后宝座的刘氏,早已在宫廷明争暗斗中失败,选择了自尽收场。人生真是变幻莫测,没有人能够预知最终的结局。

那么,这位命运多舛的孟皇后到底是谁?她为何会经历两次被废,又两次复位?在靖康之难中,她是如何幸免于难,并最终当上太后的呢?

展开剩余87%

故事的开端,是太皇太后高滔滔为宋哲宗选皇后的过程。最初被看中的,并非孟氏,而是名将狄青的孙女。只是当狄青孙女的家族背景材料递到高滔滔手中时,她却皱紧了眉头。原因在于这位孙女的家族关系极为复杂:她是庶出的女儿,由伯父伯母抚养长大。换句话说,她同时拥有生母、嫡母和养母,以及生父和养父。倘若她成为皇后,这三位母亲和两位父亲都需封赏,导致庞大的外戚体系,极易引发朝堂纠纷。高滔滔果断放弃,要求重新选拔。她希望找到出身背景简单、没有过多复杂亲戚牵扯的女子,以避免日后麻烦纷争。

最终,选中了出身较低、家世单纯的孟氏。大婚那年,孟氏二十岁,丈夫宋哲宗则年轻四岁,仅16岁。这段婚姻从一开始便蒙上阴影。

首先是婚期的选择。5月16日,按当时的宋朝历法,是一个不宜举办婚礼的日子。宋哲宗的生母朱太妃曾亲自去找高滔滔,请求更改婚期,但高滔滔铁了心,坚持皇帝必须在这天举行婚礼。年幼的宋哲宗尚未亲政,这场不合时宜的婚礼,多少让他对这段婚姻感到排斥和无奈。

其次,婚礼当天的情景也显露出新皇后不被重视的端倪。那日朝堂重臣云集,气氛庄严肃穆,却突然发生了小插曲:皇帝的仪仗队突然被几辆车挡住,而这几辆车竟然是新皇后孟氏和高滔滔女儿的座驾。宋哲宗脸色阴沉,召来苏轼,在车上写下奏疏,责令高滔滔,她所选的两人竟然如此不尊重皇帝。这场面未进宫,便已失礼两次,预示孟氏的皇后生涯将极其坎坷。

高滔滔察觉宋哲宗的冷淡,极力安抚道:“你得了一个贤内助。”可惜,宋哲宗对她的积怨已深,这样的安慰反而火上浇油。孟皇后自入宫起便不得宠,且宫中还出现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——美丽张扬、才艺出众的刘婕妤。

孟氏出身寒微,性格温和,宫中生活经验缺乏,容貌也较为平凡;反观刘婕妤,美貌惊艳,才华横溢,被赞为“明艳冠后庭”,她对皇后之位虎视眈眈,展开了激烈的角逐。

与电视剧中错综复杂的宫斗不同,历史上的宫廷斗争往往直接而残酷,毫不掩饰。有一次,孟皇后带领后妃去祭祀,按照礼仪,嫔妃应站在皇后身后。然而,刘婕妤却一反常态,孤零零地站在门帘边,背对皇后。孟皇后气得脸色发白,却无计可施,幸亏侍女当众斥责刘婕妤。孟皇后很快报以反击。

在朝见太后的场合,按照规定,皇后坐在装饰华丽的黑红椅子上,而普通嫔妃只能用普通座椅。但刘婕妤一来,便命人换了张与皇后一模一样的椅子,堂而皇之地坐上,毫无顾忌地挑衅皇后。孟皇后震怒,立即高喊“太后驾到”,众人纷纷起身迎接。趁乱之际,有人偷偷将刘婕妤的椅子移走,她坐下时竟跌倒在地,场面哄笑一片。此事让刘婕妤不甘示弱,向宋哲宗哭诉,宫斗未竟,已暗生嫌隙。

之后,更为致命的一击降临孟皇后。为了赢得宋哲宗的宠爱,她身边亲属出谋划策,甚至有人带来符纸,说可为皇帝转心。可这无非是迷信。反倒是这一符纸被转而用来诅咒刘婕妤,被偷偷藏在她身边。刘婕妤察觉异常,向皇帝告状。宋哲宗怒不可遏,彻查真相,最终宣布废黜孟皇后。

关于此事真相,历史上众说纷纭。有说法认为,孟氏并无作恶,符纸只是给重病女儿祈福之物,却被刘婕妤夸大成案;也有人坚信调查彻底,认为宋哲宗诏书所述情由属实,只是因皇帝早逝,刘婕妤自尽,孟氏后复位,才有人试图翻案。无论真相为何,孟皇后被废,剃发出家,进入皇家道观瑶华宫闭门养性。刘婕妤则为宋哲宗诞下长子,封为皇后。

一个选择出家,清心寡欲;一个身居六宫,掌握未来太子的生杀大权,胜负似乎已定。然命运波折难料。

刘皇后所生长子仅三个月夭折,随即二岁的女儿也离世。宋哲宗体弱多病,丧子又丧女,悲痛交加,旋即去世,年仅23岁。其弟宋徽宗赵佶继位,出于对嫡母向太后的感激,恭请其垂帘听政。

此时宋朝朝政争端激烈,新法与旧法针锋相对。宋哲宗支持新法,向太后及高滔滔则坚持旧法。向太后一旦执政,全面恢复旧法。同时为打压刘皇后,强化自身权威,她将被废的孟氏重新接回宫中。

刘皇后毕竟是宋哲宗立下的正妻,不能轻易废黜。于是出现了尴尬局面:孟皇后与刘皇后双双被称为哲宗皇后。由于孟氏首次封后时为元祐年号,称“元祐皇后”;刘氏封后时为元符年号,称“元符皇后”。孟氏虽为原配,地位高于刘氏,令后者愤怒却无可奈何。

向太后垂帘听政不过一年多,因病去世。宋徽宗继位后,倾向新法,旧法被废,孟氏的存在变得尴尬。宋徽宗再度废黜孟皇后,将她遣回瑶华宫,并赐予多个法号以示恩宠。孟氏重新退隐道观,而此时刘皇后权势如日中天。

然而,世事难料。

1127年,北宋都城东京遭金军攻破,宋徽宗和宋钦宗双双被掳,皇室成员大多沦为俘虏,生不如死。刘皇后因垂帘听政失败而自尽。孟氏因早被废黜,且不住宫中,幸免于难。瑶华宫因火灾被毁,她被迫迁居延宁宫,后来更干脆出宫归家。

金军撤退后,立了傀儡张邦昌为“皇帝”,而张邦昌忠心于宋朝。为稳固政权,他宣布退位,支持正统继承人赵构做皇帝。赵构当时流亡济州,东京则缺乏权威人物。张邦昌找到孟氏——唯一幸存的正统皇后,恢复她“元祐皇后”尊号,任命她垂帘听政,所有政务必须经她同意。

孟氏以皇后身份颁布诏令,

发布于:天津市